「每年給你40萬,連續二十年。」
如果有人這麼跟你說,你會是什麼樣的態度?想必大多數的人可能會覺得很驚喜,畢竟800百萬是多少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
但是男子聽到這話卻很生氣說道:「400百萬就想打發我不可能。」
「在這里你是皇上,我就是太子,這里的一切都該是我的。」
男子繼續說道,他一直都覺得自己身份不同,所有人都應該對他畢恭畢敬。
但是他卻沒有得到該有的「尊重」,甚至覺得自己還沒有普通工人有面子。
然而他的話卻引得別人
哄堂大笑,父親也無奈地搖搖頭。
這位自稱太子的人是誰?為何說出這樣的話?
這個自稱太子的男人叫鄭周,是億萬富翁鄭直樹的兒子,準確地說是鄭直樹領養的。
事情還要從30年前說起,當年鄭直樹夫婦去串親戚,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鄭周的親生父母。
他的父親患有嚴重的氣管炎,常年吃藥維持生命。母親天生殘障,駝背特別厲害,此時的家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而且二人育有四子,這讓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無奈之下鄭周的親生父母拉著五歲的他,四處敲門,希望有人可以收養這個可憐的孩子。
可是當時的家中都不富裕沒人愿意接受。就在他們失望而歸的路上遇到了鄭直樹夫婦,看著身邊面黃肌瘦的孩子,鄭直樹夫婦動了惻隱之心,覺得這個小孩太可憐了,決定收養他。
他的親生父母連聲道謝,孩子終于不用跟著他們受苦。
鄭直樹家中育有一女,現在又收養了一個兒子,也算是兒女雙全。為此鄭直樹還在家中大擺宴席,歡迎兒子來到家中。他們對這個孩子很是喜歡,取名為:鄭周。
然而鄭直樹并沒有對自己的養子隱瞞身份,而是將他父母的情況如實告知,而且支持他每年過年回家看望他的父母,畢竟他們的家庭情況實在是貧困。
鄭直樹夫婦一直勤勤懇懇,不怕苦不怕累的為生活奔波,日子也越來越好。后來又開了自己的工廠,生意也做得越來越好,在當地有了自己的名氣。
在鄭直樹夫婦兩人心里,一直將鄭周視為己出,只要女兒有的,鄭周也都會有。但是在鄭直樹心中,男人就應該能吃苦耐勞才能成大事,所以他對兒子要求比較多,教育兒子也比較嚴格。
但是鄭周卻不這麼想,他早已適應了養尊處優的日子,而且處處要和鄭直樹的親生女兒比較,也僅僅是生活中攀比。
雖然鄭周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是生活中就是要跟姐姐「一較高下」,什麼東西也只能比姐姐多,少一點就會鬧得雞犬不寧。
而且鄭周自小就打架斗毆,無心學業。上課的時候更是三心二意,不服從老師的管教。在他心目中學習本就無用,雖然父母沒有太多知識但還是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名噪一方。
相反姐姐卻天資聰穎,勤學好進,不僅在學習上不用父母擔心,還經常在家中幫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看不慣弟弟整天養尊處優,處處攀比的德行。
鄭周14歲那年,便因厭學輟學回家。父親并未因此過多責備他,而是讓他跟著自己進到工廠。讓他從底層做起,希望他可以刻苦努力,在工作中慢慢積累經驗,從而挑起大梁。
但是鄭周卻認為自己的爸爸是公司老總,處處耍威風,多次與員工發生沖突。
鄭直樹對兒子這種吊兒郎當,不學無術的行為很生氣
,希望他可以通過這次事件反思到自己的錯誤。
雖然心疼兒子受傷,但是并沒有去看望和問候。然而鄭周卻覺得父親不心疼他,不給自己面子,連個普通的員工都敢欺負自己,自此心中有了隔閡,認為父親根本沒有將自己當做家人。
這件事后鄭周認為自己很委屈,在公司更加肆意妄為,故意惹事生非。
鄭直樹生氣地將鄭周叫到辦公室,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希望他可以腳踏實地做人。鄭周覺得父親一點都不理解自己,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鄭直樹并沒有馬上將他找回,希望他可以因此有了自立的決心,通過自己的力量混出一番天地來。鄭直樹一直都將鄭周當做接班人培養,可是他身上的戾氣太重,希望他能改掉。
當鄭周步入社會后才知道,事情并沒有自己那麼容易。世間的冷暖,人情的險惡,鄭周很快就被打趴下,他深知自己能力有限,也不想再繼續闖蕩下去。
他知道自己此時無臉回來,便想著回到老家,建一座房子自己和父母以后就可以在這里養老。然而就是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父親鄭直樹。
他認為鄭周現在正是奮斗的年紀,卻總想著安逸的生活。雖然在鄭直樹的心中早已將鄭周當做接班人,并一直用心良苦的教育栽培,無奈兒子并不知道自己的心意,一心只享受榮華富貴,與朋友攀比生活,他對兒子失去了信心。
鄭直樹只好回過頭來培養自己的女兒,雖然同在一個家中生活,在一個學校讀書,但是女兒卻與鄭周完全不同,無論在學習還是在工作都是腳踏實地的。
女兒通過不懈努力順利完成學業,之后跟著父親進入公司。
在公司她從來不會因為父親耀武揚威,而是處處虛心學習,很快地適應,一步步進入公司高層,掌握了公司大多數的業務。
有了女兒的加入,鄭直樹如虎添翼,業務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在父親的幫助下,鄭周也娶妻生子,有車有房,唯一沒變的是不思進取,好高騖遠的心。還是經常和姐姐攀比,但是養父母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盡量不跟他起爭執。
幾年來鄭直樹越發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前,決定將公司交給女兒,這樣自己就可以輕松地安享晚年。
鄭周從他人嘴中得知,父親將公司轉到了姐姐的名下,覺得父親太過分。自己在公司的時候從不愿多為自己說一句話,也不讓自己擔任要職,現在卻將整個公司交給姐姐。
鄭周帶著怨氣找到父親,要父親給個說法,憑什麼總是對姐姐偏心。
他在父親面前大呼小叫,表示自己14歲以來,一直跟著父親打拼,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父親卻把所有的東西都留給他的親生女兒。
鄭周在父親面前嚷嚷說:
「你們從來都沒有把我當做家人,這麼多年來你們總是偏心姐姐,我是你們的兒子,這里的一切都應該是我的。」
鄭直樹看兒子如此不知悔改,處處和姐姐爭風吃醋,實在是小家子氣。于是氣憤地說出要和他斷絕關系。
考慮到他還有兩個孩子要撫養,愿意每年付40萬元的撫養費,給他20年。
但是鄭周卻認為父親太狠心,不僅不把公司交給自己,還要跟他斷絕父子關系。
他才說出自己是公司的「太子爺」的話,并要求父親將公司轉到自己的名下。
這時坐在一旁一直沒開口的姐姐突然說道:「你連自己都養不活,你怎樣養活公司里千千萬萬的員工。憑什麼撐起爸爸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公司,是用你不學無術的樣子,還是養尊處優的雙手。」
而且姐姐鄭夕表示,自己僅是公司的法人,并沒有股份,只是希望父親可以不用那麼累,自己可以能多為父親分擔一些。
但是父親和姐姐的話在鄭周認為就是強詞奪理,不管怎麼說他覺得公司就應該是他的。
他忘了此刻衣食無憂的生活都是養父母給他的,忘了自己是養子,忘了當時自己原來那個家徒四壁,無米之炊的狀況。
他從沒想過要努力學習,積極上進,長大后對養父母知恩圖報,去孝敬他們。而是一貫的渾渾噩噩,理所應當的索取。
「不愿意可以,那就一分錢都沒有。」
養父鄭直樹徹底被激怒了,他留下一句話生氣地離開。
養母羅婉月知道兒子趕來公司,不想倆父子再一次爭吵,可是看到丈夫鄭直樹氣呼呼地出來,知道兒子肯定又惹丈夫生氣了。
于是勸兒子趕緊認錯,父親這麼做都是為公司著想。但是這一次鄭直樹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原諒他,而是讓律師通知養子鄭周,以后他的一切都自己負責,將不會再伸援手
。
看到父親態度如此堅決,鄭周傷心地流下眼淚,他其實很珍惜父母對他的愛,他知道養父母的不易和辛苦,所以更怕父母嫌棄他不要他。
而父親則希望通過這次的決斷,能讓鄭周可以真正脫離自己的舒適區,真真正正地做一名男子漢,自力更生。
鄭直樹年輕時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將事業做大,才有了現在的成就。他望子成龍,希望兒子可以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去承擔,但是卻一次次失望而終。
希望鄭周可以慢慢明白父母的苦心,從此可以腳踏實地,力爭上游。以感恩的心去面對父母的養育之恩。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各位對鄭周和鄭爸爸的做法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