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林青霞是「國民偶像」,多少人的喜愛讓她備受尊重;兒子是公司老總,身家富養兩位老人不在話下。有這樣的成功兒女,家中老人做夢都會笑醒。
而麻蘭英身為他們的母親,早年吃苦終于換來兒女成才,明明晚年只需要安逸享樂就行,結果卻為種種原因選擇在71歲高齡從12層樓一躍而下。
究竟是怎樣的折磨才讓她放棄早已穩定的生活?又是因為怎樣的壓力,令她寧愿讓女兒背上「不孝」的名聲,都要離開這個世界?
麻蘭英的抱負,一個大義女孩的成長
雖然麻蘭英的家庭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她也擔得起別人一句「大小姐」。
而且良好的家庭氛圍以及疼愛她的父母,都讓她在那個年代保持了善良和大義。
父母對她的要求不高,在那個保命要緊的年代里,她不需要像別的千金小姐一樣學過多的禮儀、保持良好的形象。
父母對她的唯一要求也是請求,就是平安喜樂。
溫柔慈祥的父親和知書達理的母親,都是麻蘭英成長過程中的堅固后盾,他們的保護讓麻蘭英從小養成了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性格,以至于她從小被身邊人喜愛著。
然而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她發覺并不是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樣,可以不用為吃喝發愁,不用為行宿擔憂。
別人的慌慌張張與她的安穩生活形成對比,讓她迫不及待想要了解關于世界和現實的真相。
她越來越關注時事,希望讀更多的書和報紙充實自己的內心,可能她發現自己只是一個無力改變現狀的弱女子,與那些能上戰場或者出謀劃策的男子不同,她能做的事簡單而又渺小。
在這樣的惴惴不安之下,麻蘭英與自己的父母商量,她想要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護士,哪怕明知危險重重有可能性命不保,她也想要為這樣的理想做出努力。
麻蘭英的父母看著自己的女兒成長,家庭教育就是想讓她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所以他們支持女兒做出的任何決定。
而且這并不是一條走歪的路,相反,成為護士的理想在當時危險又崇高,他們只希望女兒能最大程度幫忙的同時,也盡可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麻蘭英就這樣走在了成為護士的路上,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她見慣了鮮血、傷痛和死亡,但她并沒有對生命感到麻木,反而更加迫切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救治更多的傷者。
她在完成學習之后順理成章成為護士,并且成為走在前線的護士。她不僅在危險的地方救死扶傷,還在一個充滿血與臟的地方,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因愛情走入婚姻,三個成功的孩子是她的回報
在成為護士之后,她一門心思放在傷者身體上面,卻沒想到有一個人默默關注著她。
當大她13歲的醫生林維良,對這個善良、可愛的小女生表白的時候,她也漸漸在他的照顧和溫柔中淪陷了。
他們的相愛很順其自然,而且是經歷了戰場生死的純真感情。他們在親人的祝福下走入婚姻,開始漸漸經營自己的生活。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他們的身份敏感必須撤離到台灣。
兩人都是背負人命的「白衣天使」,為了以后能夠光明正大走路,為了不牽連身邊的親人,他們選擇兩人離去,不帶走任何會令人懷疑的人物和財物。
他們從出生起就不愁吃穿,哪怕是在無情的炮火中都有家人做后盾。可是當兩人來到無依無靠的台灣時,才發現原來靠努力獲得一個安穩的家,竟然是難如登天。
可是除了拼搏就沒有別的出路,于是他們兩個人從白手起家,從坐診看病到做生意小有收獲,他們的生活從顛沛流離到漸漸富裕,他們生下了三個可愛的孩子在台灣安家。
其中的林青霞就是最令人矚目的存在,從被星探發現之后就緊抓成為明星的想法,想要在台灣娛樂圈闖出點名聲。到後來漸漸有了名氣,在二十多歲就成為千家萬戶喜愛的演員。
她的母親從一開始的反對,到後來同意之后再三要求女兒自重自愛,眼見女兒漸漸成為影響巨大的演員,一個壓在她心底的秘密終于因為壓抑不住而傾訴出來。
內心抑郁,不得結果的相認,最終讓她一躍而下
林青霞不敢相信,除了已經在商界站穩腳跟的哥哥,和一個可愛的妹妹之外,她竟然在大陸還有一個素未謀面的姐姐。
這樣的震驚讓她緩不過神,但是很快她也靠自身影響找人。
是的,在麻蘭英和丈夫林維良到台灣之前,他們有一個捧在手心里的女兒。
但是當時撤退的時候緊急又危險,他們不忍心女兒與他們一起顛沛流離過苦日子,就留在了她叔叔家中。
從小到大的家庭氛圍都是親密無間與溫和有愛的,這造就了麻蘭英對家庭關系的執著和血脈關系的執念,只是她自己一個人的感情在慌亂的年代中,沒有辦法成為保護力量。
年幼的麻蘭英有父母的保護,因為他們并不是做著危險的工作,而且對孩子的性別沒有絲毫的偏差或區別對待,這讓她一直都緊抓「家庭」的情感成為依靠。
所以她對女兒的執念很深,哪怕因為不得已而與大女兒林莉分離,她的心中也對不能陪伴女兒成長和無法給到優良成長環境的事,感到無力和愧疚。
眼看小女兒亮眼人前,成為多少人瘋狂癡迷的明星,她心中對大女兒的愧疚就抑制不住。
明明是同樣的基因,如果有同樣的成長環境,那麼林莉現在會不會也這樣耀眼?
原本只是想著不過幾個月就能見到女兒的麻蘭英,等這一場相見卻等了足足39年,還是因為林青霞的出手。有哪位掛心兒女的母親,能夠平心靜氣熬過這麼長的時光。
在等待的過程中,這位母親思念成疾,逐漸壓抑不住的思念讓這個見過血腥的女人漸漸抑郁。
而和自己三個亮眼的兒女相比,林莉只是一個普通的教師,還嫁給了一個普通的工人。
明明她的三個孩子都已經功成名就,明明自己有能力讓多有虧欠的大女兒過得更好,可是女兒卻不愿意與她相認。如果大女兒還在身邊,她怎麼可能會放任她的人生這樣平淡如水。
只是往事不要再提,因為戰亂讓這個家庭顛沛流離,還經受了親人分離的下場,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年,怎麼可能會因為一句輕飄飄的「我是你媽媽」就換來皆大歡喜的結局。
對林莉來講,他們都只不過是自己仰望的陌生人,哪怕他們資產斐然,哪怕兄弟姐妹在各界都聲名大噪,他們的生活早已經是自己無法企及的,想要融入他們的生活簡直癡人說夢。
所以她寧可在自己平靜但溫馨的生活中繼續,和疼愛自己的丈夫和寵愛自己的叔嬸一起生活,也不想遠走台灣,在有保障的生活中癡迷享樂。
所以她拒絕相認家人,只是和妹妹親近。
可就是因為她的迷茫,以及其他兒女忙碌在事業中的身影,讓這個倍加關注家庭的老人感到了絕望的孤獨。
于是在2002年12月4日,麻蘭英從12樓一躍而下,結束了這安穩、富貴卻冷漠、痛苦的晚年生活。
而林莉,這個因為時代而對父母產生誤會的人,終究錯過了與母親的溫情。
只是在母親麻蘭英離世之后,她才明白,原來親情就是無論對方做什麼,都會有情理的晃動。
寫在最后
深情的人總是最受傷,麻蘭英的一生經歷了很多,從在父母保護下的溫馨和睦,到為了理想顛沛流離,再到後來小有成就時,眼看兒女逐漸成功卻留下大女兒孤苦無依。
到最后明明已經可以安享晚年,卻因為心中積事太多,而在抑郁癥中漸漸迷失自己。
她沒有辦法自己走出來,雖然有身邊人的關心,卻還是因為心中過于壓抑而選擇離開痛苦。
她并不是可以狠心拋下孩子就一走了之、不聞不問的母親,她對親情的執念太深,所以在長久的思念中積壓抑郁,并且在女兒拒不相認之后抑郁病發。
麻蘭英的一生足夠「傳奇」,無論好的壞的她都經歷過,但是從來沒有因為挫折和困難就放棄向前進。
只是為了子女拼搏的路,最終還是見到子女皆無憂之后停下了。
往期推薦
關注公眾號,回復關鍵詞「影視」,送價值1200元影視VIP會員卡,可免費觀看全網影視劇!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吧
求分享
求收藏
求點擊
求在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