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熱播劇《繁城之下》迎來了大收官。
一眾演員內,有一位老戲骨的光環蓋過了諸多小鮮肉,他就是寧理。
不僅在劇中領銜主演宋典史一角,還拉上女兒,共同演唱片尾曲。
這個一副儒生骨相,眼神詭譎的演員,從氣質上看,隱約透露著一股中年人特有的邪魅帥氣。
作為「進獄系」演員,寧理爆火于《無證之罪》中反向點煙的殺手「李豐田」。
出演過高智商犯罪教授「張超」。
以及《掃黑風暴》中的黑老大「馬帥」。
當然,也不僅局限于反派,他還在《流浪地球2》中飾演了科學家馬兆。
對不熟悉他的人來說,寧理是一個典型的大器晚成型演員。
殊不知,寧理出道即是巔峰,只因一個錯誤的決定,淪落到無戲可拍,甚至被人說吃了妻子10年的軟飯。
因為這段經歷,他被網友冠以「最被低估的演員」之名。
可談及這個問題時,寧理卻表示不后悔。
「我會對那時的自己說:享受你當時感到的所有不如意,之后你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
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麼,能讓寧理心甘情愿以前途為代價呢?
01
出道即是男主角,卻選擇赴美闖蕩
1969年,寧理出生于北京,母親是醫生,父親是工程師。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家庭組合堪稱王炸,但寧理卻有些憂郁。
11歲時,母親因交通事故去世,給寧理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
高中時,父親因各種原因被調到工廠,寧理只能靠跳霹靂舞排解心中的苦悶,一直渾渾噩噩過到大學聯考落榜。
學習成績差,子承父業是不可能了,好在寧理對表演產生了興趣。
幸運的是,在陪朋友報考上海戲劇學院時,招生老師一眼相中了他,希望他也報考。
一篇童話故事,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段廣播體操,寧理跟玩兒似的,在千位專業考生中脫穎而出。
曾經不務正業的愛好,如今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他感覺人生突然多了一束光。
進入上戲后,寧理開始發憤圖強,甚至斷絕了社交,拼命學習。命運的齒輪也在這時開始轉動。
一畢業,寧理被分配到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什麼龍套都沒演過,就被各大導演捧上了主角的寶座。
1992年,他和老戲骨朱旭合作,主演《闕里人家》,同年再和曹可凡合作,主演《蜜月再來》。
之后又主演了《小浦東傳奇》《人約黃昏》等影視作品。
憑借出色的演技,寧理早早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珠影小百花最佳男演員獎。
那時的他雖然風光無限,但抑制不住內心的焦慮,總覺得別人碗里的飯更好吃。
上世紀90年代掀起了一波出國潮。
「出國,只要不是表演,干什麼都行。」年少輕狂的寧理就這樣匆匆做出了選擇。
當時,他沒做任何考察,甚至連英語都不會,只身來到了美國的波特蘭。
可想而知,一來到這里,他就后悔了,這里不但人稀,連大廈都很少,比上海差多了。
如果此時回頭,事業或許還能挽回,寧理卻表示不行。
「大家都知道你去美國了,又回去干嗎?沒準明天會更好的。」
為了熬下去,寧理幾乎什麼活兒都接,送過報紙,做過房屋中介,還干過珠寶鑒定。
終于,他熬來了所謂的明天——被一家聯邦郵局認可。
多少人做夢都想拿到這個鐵飯碗,然而當主管提出讓他轉正時,寧理改變了主意。
「我來到這里,并不是為了過這一眼能看到頭的日子。」他這樣解釋道。
折騰了一圈,寧理發現自己還是放不下對演員的執念。
他慢慢醒悟過來,自己總在美化一條未曾走過的道路,殊不知只有適合自己的路,才是好路。
2000年,寧理考進了明尼蘇達大學,從事電影制作。
回歸老本行固然是明智的選擇,只是留給寧理的明天,已經不多了。
02
無戲可拍,在家吃了10年軟飯
相比于磕磕碰碰的事業,寧理的愛情卻漸入佳境。
來到美國的第一年,他就遇到了一生的摯愛——安娜。
兩人的相遇始于一場聚會。當時安娜正在跳舞,寧理就站在一旁欣賞這位舞姿曼妙、衣袂飄飄的女孩。
「你好,今天玩得開心嗎?」
安娜曾在中國留過學,會一口流利的中文,這令寧理感到格外親切。
「當然,聽到你的聲音更開心了。」
聚會結束后,倆人仍保持著聯系,隨著感情持續升溫,半年后兩人便邁入了婚姻的殿堂。
縱觀這段感情,絕對是一段打破世俗偏見的曠世之戀。
在遇到妻子前,寧理是個妥妥的窮光蛋。
工作上,一卷100英尺的黑白膠片,3分鐘要花掉100美金,太燒錢。
寧理只能吃最便宜的罐頭,為了吃飽,得摻水做成罐頭湯。
穿就更不用提了,狼狽到只能買二手衣服。
都說物質是愛情的雷區,但這個窮小子卻被安娜視若珍寶。
一來,安娜在公益機構工作,從不以身份貴賤衡量一個人。
二來,安娜的父母也屬于貧困夫妻,這使她不以金錢來詮釋愛情。
熱戀時,安娜給寧理講了個故事:
「我的父親沒錢求婚,用銀制的1美元打了一對戒指,覺得觀感不錯,又精細地弄了一對,第一對送給了我媽,第二對留給了我。」
後來結婚,安娜拿出的,正是那對戒指。
妻子對物質的要求之低遠超寧理的想象,當他為妻子戴上戒指時,內心也在暗暗發誓:
「就讓這象征著一個世紀的傳承之戒,化作我守護你一生的決心。」
沒料到,第一次考驗很快便來了。
臨近畢業之際,寧理面臨著一個選擇——回國發展還是在異國發展。
從前途考慮,肯定選擇前者,但寧理堅定地選擇了后者。
考慮到妻子是獨生女,工作也在當地,他要隨她留在美國。
那時的日子并不好過,寧理化身家庭煮夫,左手家庭,右手夢想。
一家子的吃穿用度,幾乎全壓在了安娜一個人身上。
小天使的降臨,讓日子過得更加拮據,寧理非但幫不上忙,還得省出奶粉錢,買最貴的膠卷。
談起那段日子,寧理很慚愧,因為看著忙前忙后的安娜,再看著事業毫無起色的自己,他常常焦慮上頭,在家里發脾氣。
安娜沒有責怪他,反而鼓勵他:
「即使是那樣,我依然能看到一個人在追求自己所愛時所展現的美感。」
好的婚姻狀態,就是能扛得住生活的重擔,也看得到枕邊人的不易,更讀得懂兩顆心的堅貞。
深思熟慮后,安娜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隨寧理回中國。
想好后,她把工作交接到了中國,這讓寧理很激動,誓要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但命運不會只眷顧一個人,一晃數年,觀眾一批批換,寧理后知后覺:原來國內市場早已沒了他的位置。
在和其他人聊起近況時,寧理強撐著說在籌備下一部戲。
然而哪有下一部戲,10年多的時間,寧理連20部戲都沒接到。
雖然秉持著每部戲都要演好的原則,但次次得不到回報,再多的熱愛也少了些支撐力。
成名遙遙無期,曾經高談闊論的人生意義,如今不知從何說起。
隨著小女兒的出生,花銷又多出了一大筆,為了補貼家用,寧理萌生了換工作的念頭。
但安娜不同意。她不希望丈夫靠販賣不快樂,來養活一家子。人的一生,應當追求想過的人生,而非應過的人生。
這也走不通,那也走不通,只能困在孩子堆里,寧理覺得自己太窩囊。
安娜安慰道:「換個角度想,你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全程參與了她們的成長。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一席話解開了寧理的心結,也道出了真意。
是啊,人生中那些看似沒有意義的日子,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篇章。
正如寧理此刻的掙扎前行,生活一邊給予苦難,也會一邊鋪墊浪漫。
只不過鋪墊的時間有些長,一直到2016年,機遇才找上門來。
03
十年配角無人問,一朝反派天下知
對于劇本,寧理重在演細,而非演戲。
這樣的態度,讓他被曾經合作過的選角導演深深記住,于是拿著《無證之罪》找上了他。
當時,寧理從未接觸過網劇,下意識以為是學生作業,一種被戲耍的羞辱感讓他感到無地自容。
他有些不快地說:「算了吧,咱還沒落魄到這個程度。」
導演堅持讓寧理先看看劇本再做決定,寧理只能勉強把劇本帶回了家。
但他一眼也沒看,反倒是安娜拿過來翻了翻。這一翻,她著了迷,興奮地對寧理說:
「這個反派太有特點了,你一定要演這個戲。」
妻子的態度讓寧理放下了偏見,看完劇本后,他頓時呆住了,心想:這寫得太好了,哪怕是個學生作業我也接了!
憑借冷血殺手李豐田,寧理一戰封神,就連伊能靜都發文稱快被嚇哭。
自此,寧理再也不愁戲拍了,光是找上門的殺手劇本就有30多個。
雖然寧理已經走出了至暗時刻,但安娜還是時刻關注著他的事業。
安娜提醒他,這些都是臉譜化的角色,不要接太多,免得戲路固化。
寧理深以為然,果斷全部推掉。
除了在選戲上獻計獻策,安娜還用獨特的眼光,為寧理塑造了一個絕佳的形象。
2021年,徐崢邀請寧理出演《愛情神話》的小鞋匠,雙方一拍即合。
為了演活這個角色,他特意找了一位修鞋師傅,學習了大半個月。
還想象鞋匠的身世,文化水平,甚至自備了一本寫滿名言警句的本子。
即便準備得如此充分,寧理仍覺得哪里不對勁。
在安娜的要求下,寧理完完整整給妻子演了一遍,這才發現了問題。
「你不是上海的鞋匠嗎?怎麼沒上海口音呢?」
反應過來的寧理,立馬給鞋匠設計了一套上海話略帶安徽口音的語言體系。
一經播出,小鞋匠的形象深入人心,光環一度蓋過了主角,狠狠證明了一把實力。
如今走在大街上,寧理都會被粉絲搶著要合影,而女兒就站在一旁觀候。
寧理羞澀又自豪地說:「我能感覺到,她們因為我的名氣而暗自得意。」
看著寧理重拾榮光,安娜也樂在心里。
她笑著說:「不僅是走紅后為你高興,在任何階段,我都為你感到高興。」
果然,在愛的人眼里,被愛的人處處是加分項。
04
家庭,永遠是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整體來看,寧理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家庭的幫助。
包括童年時期,父母對寧理的言傳身教。
父親從小就告訴寧理,吊兒郎當地做一件事,只會讓人感到心煩,但是認認真真做,會有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于是在演技的打磨上,寧理常和導演說,如果演得不好,他可以重來無數次,千萬不要將就。
而母親那遇事不慌的性格對寧理的影響也很深。
小時候,寧理不小心把新買的雞蛋打碎了,嚇得哭了起來。母親卻沒有發脾氣,而是把碎在案板上的雞蛋收拾起來,做了一份炒雞蛋。
母親說:「雞蛋已經碎了,哭也于事無補,還不如笑一笑,想辦法把它收拾起來炒了吃。」
寧理一直記著這件事,在遇到困難常常用它舒緩情緒。
當然,寧理的幸福更離不開妻子的助力。
安娜一邊為家庭默默付出,一邊全力支持丈夫的夢想,方才成就了寧理的一片天地。
有人曾問寧理是否后悔出國,否則現在起碼是個一線大咖。
寧理搖了搖頭:
「這樣我就遇不到現在的妻子,就沒有現在的女兒,相對于成名,有個溫暖的小家才是最重要的。」
的確,娛樂圈的紅人年年有,可這份純粹的愛,恰恰是許多人終其一生,求之不得的珍寶。
事業錯過了,可以從頭再來,真愛錯過了,那就真的錯過了。
在鏡頭前,寧理分享了和妻子的感情狀態:
「我們很幸福,是那種很穩定、很平和的幸福,她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
得此良人,夫復何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